6月22日-23日,我校与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在英国爱丁堡联合举办留英留欧中国经济学会(Chinese Economic Association, UK/Europe)2018年会暨CEA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120余位经济和商业学者莅临会场就中国经济的新时代为主题进行为期两天的讨论。我校金融学院许文新院长、张云副院长担任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我校特聘教授侯文轩接任第30届留英留欧中国经济学会主席。
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CEA联合发起人张维迎,牛津大学教授、原经济系主任约翰奈特,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教授、前美国财政部特别顾问胡永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会长张车伟做主旨发言。王辉耀参事构建了中国在新全球化时代和全球治理2.0背景下应该发挥的创新型作用。张维迎教授用数据展示了企业家精神促进中国创新发挥的重要作用。约翰奈特教授探讨了财富不平等的趋势和新决定因素。胡永泰教授回顾和展望了中国外部经济争端,并就中美两国如何解决这次贸易争端进行了分析。张车伟研究员阐述了中国经济转型与新旧动能转换。
2018年也是CEA会刊《中国经济与商业研究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创刊15周年。JCEBS创立以来发表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和商业具有影响力的论文。主编傅晓岚教授宣布期刊将在清华大学设立中国办公室,并颁发了年度期刊最佳论文奖。
第一场圆桌讨论的环节中,张维迎教授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负责人刘芍佳教授深情回忆了创建CEA的初心和为CEA初创做出重大贡献的早期成员。第二场圆桌讨论环节邀请到在英最早担任讲席教授的代表性华人学者共同分享把中国题材的学术成果发表到国际顶尖期刊的经验:包括傅晓岚教授、伯明翰大学刘晓辉教授、利兹大学魏颖琦教授和卡迪夫大学肖泽忠教授。第三场圆桌讨论的环节中,刘芍佳教授、朱恒源教授、都柏林大学王黎明教授、哥德堡大学郑京海教授探讨了从制度和创新等角度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苗绿博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晓菊教授、爱丁堡大学营销与商业分析项目主任汪通博士还分别组织了智库发展与人才政策、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和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专题研讨。
侯文轩表示,30年筚路蓝缕,春华秋实。CEA广大会员和历届会长艰苦创业、团结拼搏将学会办成了欧洲影响力最大的中国经济学会;30年华诞将是CEA新的起点。CEA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要继续做海外华人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修学、敦谊、励行的平台。近年来海外华人学者和归国留学生的数量持续增加,CEA要把团结和服务的工作做得更好。二要继续促进海内外、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CEA今年将成立多个专门工作小组,在欧洲年会和中国年会之外举办更多的学术和实践活动。三要继续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经验,为世界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今年是CEA成立3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CEA的壮大和祖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密不可分。海内外华人经济学家有责任洞察和提炼中国发展经验,从理论的高度讲好中国故事,在学界发出中国声音。侯文轩致力于将CEA打造成海外高层次专业社团的新标杆,为祖国发展和海内外华人共圆“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