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第七届立信金融论坛在上海松江举行,论坛主题为“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本届论坛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我校主办,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贸经济》编辑部、上海市长三角科创产业金融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和金融学院联合承办。
开幕式环节,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力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和金融学院的学科建设成效。他指出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打通科技、产业、金融通道已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的重点内容,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希望本次论坛的开展能够推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研究、为有效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供有益的启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研究员回顾了立信金融论坛七年来的发展历程,并感谢我校的大力支持,同时对与会的专家学者、期刊编辑对本次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金融体系如何助力科技创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如何促进金融科技的可持续性发展,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当今学者亟须研究解决的问题,这次学术论坛聚焦前沿问题,可以助力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发展。开幕式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学院院长张云教授主持。

主旨报告阶段,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教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杨新铭研究员、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尹筑嘉教授分别做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贸经济》编辑部主任王振霞和我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张建利主持。
李建军报告主题为“银企预期分歧、权威媒体报道与企业期限错配”,分别从企业和银行的角度,介绍了预期分歧的形成逻辑以及对企业期限错配产生的影响,他指出当银企信心分歧扩张到一定程度,极易产生企业长期投资需要与银行信贷供给期限不匹配的情况。他采用权威媒体报道数据来进一步分析如何改善这种分歧,发现国家领导人发表关于经济形势的讲话会提高银企预期的一致性,并能缓解企业期限错配。

夏杰长报告主题为“数字赋能上海高端服务业发展:全球卓越城市视角”,他指出上海实现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需要高端服务业的有力支撑。如何以高端制造服务提升上海产业竞争力,以高能级城市服务提升上海国际影响力,以高品质生活服务提升上海城市吸引力,是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必须探究的重要议题。上海优质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为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上海发展服务型经济等“五型经济”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有助于在开拓创新中形成新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以数字化驱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杨新铭报告主题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期障碍与长期趋势”,他首先分析了发达国家、赶超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进而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进行了细致分析,并从消费、投资和出口三个维度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形势。最后他介绍了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指出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我国与欧盟、美国经济的竞争性趋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互补性趋强。

尹筑嘉报告主题为“区域金融风险与公司商业信用融资”,她认为区域金融风险本身作为现实金融风险发生的常态,其改变会带来各区域经济、信息环境的不同变动,从而对与区域相关的各公司产生不同影响。她通过构建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区域金融风险”新指标探究当区域金融风险加剧时公司是否会调整其商业信用融资决策,发现区域金融风险会显著抑制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在高区域金融风险时期采取扩张性的商业信用融资决策反而相较有利。

下午设有四个平行分会场报告,主题分别为:“数字技术与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普惠金融与高质量发展”“金融市场与企业创新”,分别由来自《管理科学学报》《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等多个期刊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高校的专家进行主持和点评。
本次论坛还设有期刊编辑交流环节,《管理科学学报》《世界经济》《财贸经济》《财经研究》《上海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编辑、专家与作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论坛还宣布了征文获奖名单并颁发证书,本次论坛共产生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本次论坛有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专家和同学参会,通过论坛的交流平台,融汇各方思想、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助力我国金融支持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