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金融学专业虚拟教研室通过虚拟教研室平台举行“名师示范课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来自20余所共建单位的近百名专家、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活动由金融学院院长张云教授主持。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金融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带头人杨力教授直播讲授示范课,他以“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为题,首先展示本次课程的教学设计,结合课程目标设定示范课三个教学目标: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知识应用能力)、学术研究反哺教学(思辨判别能力)、热点时事跟踪(信息收集能力),教学手段上引入历史追踪(故事)、案例导入(核心)、数据量化(动态)、热点讨论(分组)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特别还介绍了教学资源设计环节,推荐美联储和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等多渠道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承接前续课程货币政策工具等理论知识讲授,详细分析解读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历史和现状情况。在结尾部分,结合人民币国际化、SWIFT等提出中国应对方案,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示范课讲授结束后进行研讨交流,云南财经大学熊德平教授指出:示范课在教学组织、时间把控、节奏把握、教学资源收集整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课程思政教学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美国货币政策的决策体系和过程高度透明,对人民币国际化、国内货币政策架构很有启示意义;示范课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和未来研究都很有启发,展现的教学方法对青年教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贵州大学熊德斌教授提出:示范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学生三个能力的培养很值得学习借鉴;货币政策在不同国家既有共性,也有内生性,差异明显;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教学研究中值得探讨。还有多位老师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本次示范课真正展示了“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高质量金课,得到许多教学启发和课程建设收获,并提出后续围绕不同课程进行专题研讨活动。
本次示范课教研活动,对教研室共建单位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能力,改进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